离开尘世,进入天国之前,会有使者前来,协助死者选择一生中最甜美的时光,拍成影片,在天国的永恒里仔细回味。有人选择花香,有人难忘初次约会,还有人眷恋最后的一根烟。原来人世的美好,不在轰轰烈烈而在乎平淡。当然,也有人三心二意,总也无法选择……本片是【幻之光】导演是枝裕和的新作,题材极具新意,以半纪录半虚构的手法,仔细审视平凡人生的意义。 2002年11月14日09:51:34 网易娱乐 玛丽 不知不觉,已经入冬了,整个秋天好像都没什么机会“伤春悲秋”,在泛滥的鬼片 “熏陶”下,神经可比钢铁。而且看多了不免有点千篇一律的雷同感,天下的鬼好像都 是死后不愿忘记前世的恩怨而继续留在人间,折磨别人的同时也令自己痛苦不堪。真不明白,为什么人死后做了鬼还不得安宁,偏要以恐怖的死状示人,怎么看都是为吓人而 吓人,一边倒胃口,一边替编导着急。在这种情况下,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国》不 啻为一剂静心明目的良。 这部电影对于人死后的理解是这样的,每个人去天国之前,都要在天国车站停留一 个星期,在天国车站工作人员川岛、杉江、望月等的引导下,回顾一生,找寻其中最难忘的回忆,然后拍成电影片段,主角们在最后一天观看影片时把人世的一切都忘记,只带着那种美丽的心情,去下一站,天国。影片黑与白的色彩基调、纪录片式的访谈镜头 、旧校舍的简陋场景都极到位地展现了浮华背后的简朴本源和喧闹过后的宁静气氛,加上空灵的钟声和凄清的秋冬景色,构筑出一个透明而纯净的世界。 整部电影讲述的都是回忆:吹入车窗的风轻拂脸颊、母亲身上的气息、家人团聚吃 饭团的香味、期待情人到来的忐忑与兴奋、驾着飞机驶入云端的自由,穿着红裙跳舞做 女孩的快乐,还有那最平常的樱花飘落的美景。在别人看来如此平常的一个小细节,却成了当事人一辈子都不愿忘记的存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安详的老婆婆,喜欢在竹林中捡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她选了樱花飘落的美景作为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她对生命平和的态度与导演对影像的热爱相 映成趣。无论是影片的整体构思还是细处,都能看到导演微妙的心态,比如天国车站工作人员为了将人们死后最钟爱的回忆制成电影片段,搭建片场并研究道具和场面调度;还有,望月曾打电话订制记录渡边一生的录像带,不知他是打去哪个部门,难道真的有一个地方装了能窥视众生的摄像头? 两个找不到回忆的人是望月负责的渡边老头和杉江负责的年轻人伊势,望月为渡边拿来记录他一生70年的录像带帮助记忆。在录像带中记录了年轻时的渡边曾说,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明天,希望留下任何一样生存的证据。然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渡边去相亲,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妻子。接着,渡边与妻子过着平静的生活。再接着,中年渡边坐在办公室上班,读报纸打发时间。 为此,渡边感慨,来天国车站之前,对自己的人生相当自信,平凡的生活就是幸福 吧。但现在这样回顾过去,又好像有些不足,适得其所的学历、适得其所的工作、适得其所的结婚、适得其所的终老。一切都是适得其所,毫无特别。于是,渡边坐在花园里发起了呆,无论人生热闹还是平淡,最后只得花园里一张长椅和一盏孤独的街灯。也许,正是在那一刻,他才明白,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于3年前离开人世的妻子对于他的重要意 义。 巧合的是,望月在渡边的录像带中认出了渡边的妻子竟是自己生前的未婚妻,原来,望月死时才22岁,因找不到值得珍藏的回忆而去不成天国,3年前从别的机构调到天国 车站服务。渡边在与望月的交谈中猜到望月就是妻子战死沙场的未婚夫,妻子每年都会在望月的死忌去探望他,但是,毕竟夫妻两人共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渡边终于决定选择与妻子一起坐在公园长椅的回忆,对70年的生命进行肯定,并在离去前留下一封信给望月,感激望月体恤他的心态。而唯一找不到回忆的伊势则留了下来,成为天国车站的工作人员。 同事里中看出了望月的秘密,望月直言,没有告诉渡边他的身份,不是担心渡边难过,而是怕自己接受不了被遗忘的事实而伤心。里中为望月找出了天国车站3年前渡边妻子的胶片资料,望月在幽暗的放映室中看到未婚妻也就是渡边的妻子所选择的回忆:场景正是渡边回忆中的公园长椅,男主角却换成了望月,望月想起,那是他在战前最后一次见到她,临近分别时刻,他俩却一句话也没说,望月终于明白,朦胧地爱着他的未婚 妻当时心中的惆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摄影棚中渡边的长椅还未拆掉,望月坐在长椅上,久久地沉思。里中以为他会伴着与未婚妻在一起的回忆去天国。望月却告诉她,这么多年来努力寻找生前回忆中的幸福时刻,但直到50年后的今天才发现自己也曾参与别人的幸福,那真是件美妙的事。天国车站的工作经历让他体会到了成为别人幸福回忆一部分的感动,望月选择他坐在长椅上沉思的回忆,带着在天国车站的回忆,去了天国。 所谓生存的证据,原来就是爱和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