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党中央为了将大江南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进行了一系列军事部署,陈毅将军率领新四军北上。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急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集中10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企图在苏北境内全歼陈毅的部队。新四军纵队司令员赵勇率部进攻到江苏泰州城外,守城将领刘世仪和刘玉坤急向韩德勤求援。韩为了达到借新四军之力消灭"二刘"后独霸江苏的目的,命令"二刘"死守。陈毅早已安排好分化敌人的计划。他说服赵勇停止进攻,自己只身进入泰州城。向"二刘"晓以共同抗日的大义,向泰州守军宣传我党的一致抗日主张。"二刘"终于同意对新四军假抵抗真让路。正在这时,国民党税警司令林太远得知陈毅到达泰州的消息,他一面令"二刘"阻击新四军,一面又报请韩德勤派重兵来围歼。陈毅立即改变战略,来了个夜袭林太远。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被我军生擒。陈毅趁机对他进行教育,不仅亲自为他松了绑,还令部下送还他的枪支,让他带领被我军俘虏的千余名士兵返回。林太远感激之至,表示一定团结抗日。国民党遭到失败后,又搬出原江苏省主席欧阳紫石进行调和,召开了各界人士参加的"苏北抗日会议"。韩德勤贼心不死,抗拒议和。陈毅利用这次会议进一步宣传了这党团结抗日的一贯主张。会后,陈毅进行了严密布置,准备在黄桥一带迎击韩德勤的军队。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利用争取友军、瓦解敌军的战略,终于以七千人的兵力,粉碎了十万敌军的进攻,这就是有名的黄桥决战。
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你可能有很多的爱好,这些爱好有时候只会在你的生活的某一段时间出现,而有的爱好就会伴随你的一生。在我看来,音乐和电影总是一直伴随我。
对于我们这些生在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小的时候看电影绝对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那时候家里没有电灯,更谈不上电视机,那时候最好的情况就是可以每年看几场露天电影。在童年的记忆里边,电影放映队来的日子是我们最开心的,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就像听到美妙天音。我上小学的时候正逢反击右倾翻案风,还有就是没完没了的学习毛选和批林批孔,根本没机会看一次电影。要看电影了,那就是村子里要开大会,村长要讲话,然后请来公社或者县城来的电影放映队,在开完大会后给大家放一部或者两部电影,每当这时候我们才会有机会看上一场电影,然后电影队又到别的村子去了,虽然也是放那两三部电影,但是我们仍然在没有电灯的日子里,打着手电或者火把走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山路去追随电影队,那样的执着我看可以称得上铁杆了吧。在动荡不安的七十年代中,在咱老家每年都会有那么几次要跑几十里的山路看一电影。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日子的好转,年龄也逐渐增大,就再也没有跑过这么远的路程去看露天电影。
整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电影没什么好看的,大多数是五六十年代拍的老片子,那些片子可能很多人都没看过。现在还记得不少片名,什么《三进山城》、《董存瑞》、《江山多娇》、《延河战火》、《地道战》、《地雷战》、《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奇袭》、《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钢铁战士》、《永不消失的电波》、《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黄桥决战》、《挺进中原》、《两个小八路》、《陈毅军长》、《曙光》、《激战无名川》、《铁血大动脉》、《长空雄鹰》、《上甘岭》、《对越自卫反击战》、《铁甲008》、《闪电行动》、《蛇谷奇兵》、《高山下的花环》、《湘西缴匪记》、《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英俊少年》、《老枪》、《虎口脱险》……等等一大批战争电影,大多都是黑白的,那时候看电影是一种农村孩子的节日。在我的印象中《高山下的花环》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之一,不仅是因为我很喜欢李存葆的小说,还有就是那时候我已经开始看老父亲订阅的《大众电影》,开始看一些影评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还是称的上经典的。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过来的,当电影放映队来到村子里边的时候,我们都会早早吃了晚饭去放映场抢占一块地方,那时候我们很单纯,不会想到也不可能想到电影还是一门艺术,电影还可以给你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以后,看电影就在电影院看了。记得上高中后看的第一部电影视李连杰的《少林寺》,那时候。《少林寺》就是武侠片的代名词,没看过这部电影人家就会说你很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人们所说的老土,我还是在学校的组织下去看了这部八十年代初期拍摄的经典武侠电影。在后来的岁月里边还看过好多片子,但是在记忆中已经淡化。还留下记忆的已经不多,但是那时候开始了解国外的很多电影。比如前苏联的电影,美国电影,印度电影,巴基斯坦电影,法国电影,意大利电影,南斯拉夫电影以及欧洲各国的我都看,也许看的多了也就没有什么记忆了。大部分电影在我的记忆里边已经没有印象,但是我一直不认为我是影迷,充其量就是一个电影好奇者,喜欢看电影而已。在八十年代后期可以说是才开始走上看经典片子的路子,这时候国内电影进入一个以谢晋、吴天明、黄蜀琴、张艺谋、陈凯歌等一批导演为首的时代,为我们奉献了《原野》、《老井》、《边城》、《芙蓉镇》、《红高粱》、《黄土地》、《大阅兵》、《高山下的花环》等等一大批国产电影的精品,此时还逐步认识了奥斯卡,我在影院里边看的第一部奥斯卡电影就是中国题材的《末代皇帝》。
九十年代的电影市场开始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国内电影开始多起来,国际上的很多流派的电影也逐步进入中国,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这也是电影中国开始衰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除了几个著名导演偶尔还可以拿出一两部叫座的电影,中国电影走向低谷。这时候的外国电影开始大量涌入,特别是欧美电影。但是因为电视的普及和VCD的兴起,电影似乎已经从电影院走了出来,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我更多投入时间关注电影的时期。到了新世纪,DVD的出现更为我们提供了更多认识世界电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