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

主演:影片内详


印度支那剧情

当我最初看见《印度支那》时,我的心情很平静。只是在那个七月骄阳下的橱窗前站了好久,一动不动。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似乎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它、熟悉它。它就像我生命的一部分,从来就在那儿。
  
  作为法国电影,一切都是那么正常:我认识它,却从未见过它。我也没想过会遇到它。真的,我不相信我能在仍是少年的时候看《印度支那》。
  
  我错了。
  
  昏黄而苍凉的开始,死一般的落没。镜头平缓地移动着,打在人心上的鼓点清晰而遥远……
  
  二十年代寥落、颓败的越南雾气浓重,阴晦、沉默的种植园传递着压抑和腐朽的讯息。那些如传说般激荡人心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一个了无生机的背景里。
  
  这是一个女人讲述的她的一生。艾丽娅娜曾拥有六千英亩橡胶树,可现在必须形单影只地活在与世隔绝的回忆里。那儿不属于法国,那儿是风雨飘摇的越南。
  
  我至今无法确定,艾丽娅娜对让、卡米利和越南究竟哪个爱得更深。大概会是越南。世界上对土地最有感情的人,应该是失去故乡、没有家园的罢,就像那些离乡背井去美洲的爱尔兰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
  
  让是一名海军军官,艾丽娅娜的情人。但他们是错误的,就像法国与越南永远无法结合一样。而让就是法国,艾丽娅娜就是越南。可“世界上的事是相互联系的:男人和女人、高山和平原、凡人和上帝、印度支那和法国。”他们相互需要又难以协调。暴雨中有激荡的热情、潮湿的心和根本没有的未来。
  
  三十三分钟里,他们爱过又失去了。可影片才开始五分之一,命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晨雾中的种植园第一次出现时,它的影象仿佛一下刻进了我心中。那是怎样一种震撼!棵棵成行的无数橡胶树、浓雾以及沉默地单调工作的劳工。画面没有尽头,这种生活没有尽头。那里蕴藏着力量,但顺从超越了一切。
  
  我喜爱片中优美而隐晦的语言,很多时候我都会不自觉地背诵它们。它们就像越南的云雾与橡胶园一样令人着迷。无声、静止、波澜不惊、从混沌走向消亡。
  
  卡米利是越南贵族的后裔,父母去世后被艾丽娅娜收养。在某一天前,她只是一个被宠爱的女儿,但命运使她遇见了让并爱上了他,使她惊闻艾丽娅娜与让之间的一切,使她抛下一切去找让。途中“景致通过她的眼睛像血一样流进她的心里”,最终“她心里装的是整个印度支那”。
  
  不知作为贵族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卡米利究竟会有什么不同,也许原先的生活会让未来失去些什么,而后者会抹去些过去罢。
  
  唯一不变的是她深爱着让,高于任何主义地爱他。

  让大约也爱她罢。对于他来说艾丽娅娜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可却是最值留恋、珍藏于生命最深处的一个。
  
  卡米利爱让是彻底的、执着的,让爱卡米利是回报的,甚至牵强的。而他与艾丽娅娜之间那些爱恨交错、难以阐明的感情才是最使人唏嘘的。
  
  在让被谴至龙岛途中,迷宫般的哈隆湾水域上空低飞着一只鹰,它就像让,是有志向、有能力的,只是被越南的烟雨困住了。
  
  《印度支那》是这样一部电影:它比得上索福克勒斯的剧本;它没有械斗战争、豪言壮语,没有难舍难分、绵绵情话,但竟打动人甚于它们,当然,不是一时,是一世;它没有煽情,甚至状若止水。但就如平静的海,其下暗涌着怎样的洪流,只有投入它的怀抱、经历过后才会知道;它一点一滴地把感动在你心中积聚起来,于是当你刚离开银幕时也许什么也不在想,可在一生的时光中,它的分量会越来越重,它的影响会越来越浓,终于有一天,你发现,是那部法国电影改变了你的一生。
  
  让死了,卡米利参加了革命,艾丽娅娜离开了越南,越南独立了。在“日内瓦会议”的前一天,日内瓦湖的游船上,艾丽娅娜摩挲着衣角对埃迪安——让与卡米利的儿子——讲出了整个故事。
  
  当她看见湖中划艇的人时,她想到的是她的父亲还是让?是那些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恨还是那些幽幽流走不再回首的时光?
  
  饰演艾丽娅娜的卡特琳娜.德诺芙,我称她为法兰西女神。她漂亮、有演技、有气质,优雅、高贵,美得傲视一切却又毫不张狂,如此内敛。只要她站在那里便是一出悲剧;只要看看她的眼睛你便能读懂她全部的爱恨。四十年来,她带领法兰西成为好莱坞难以逾越的障碍。
  
  整部影片卡特琳娜.德诺芙把艾丽娅娜表现得冷淡、镇静、处变不惊,但在平静之下隐藏着的,时而紧凑凄厉、时而缓慢无奈的先是对命运的恐惧,再是莫大的悲愁。她说:“人们会知道我们的故事,可人们无法知道我们的痛苦。我把它深深藏在心里……”她说:“要冷漠……”但她有两次哭了。一次是离开了让而又遭遇恐怖分子的袭击,无依无靠。另一次是与卡米利永远的分离。卡米利说:“去法国吧,因为印度支那不存在了,它死了!”这次她为什么哭?情人、女儿离她而去或是印度支那离她而去?不,是她意识到命运终于没给自己留下一点幸福的希望。这凄风苦雨的人生!
  
  这部影片实际上是为这位电影巨星而创作的。艾丽娅娜就是卡特琳娜.德诺芙,卡特琳娜.德诺芙就是《印度支那》!
  
  《印度支那》一百五十分钟的片长像使我看了一生的时间。
  
  从一定程度上,它使我想到《日瓦戈医生》,史诗一般却又都那么细致,在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写那些被抛弃的人。他们的敌人(也许并不是坏人)与命运联合起来摧残他们。没有帮助,甚至锝不到同情,因为他们悖离了所谓“人类的进程”。没有人想到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一些品质或精神的终结。
  
  但更多的,它们都有一种迷惘,那些没有对象的愁怨、难以宣泄的痛苦,压抑心灵却不知是什么的感觉无法化解。唯一的方法是等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这是一曲无字的挽歌,里面有对逝去岁月与激情的怀念,虽然那都是些难言的痛苦。“印度支那”消失了,剧中人物的生命也或者消失或者风蚀残年了,再多的留恋、再多的不甘也应当在对夕阳的凝望中淡忘了。若再活一生,她会不会……可还要那多余的一生做什么?重复今生的哀痛与无缘吗?算了罢……
  
  有时我想,自己把《印度支那》说得那么好,别人若买了回去失望怎么办?这完全可能,因为连自己也很惊讶,《印度支那》于我来说似乎已经升华为一个非物质的存在,它的情节与内容已很微渺,关键是它蕴涵的某种精神与我灵魂的互融。别人无法看见这部法国电影里的我生命的神。这是真正的艺术给人的最厚重的馈赠:影响一个人的灵魂。 

监狱大转移
兵来将挡
兄弟连花絮
从海底出击
东部战线1944
拦截密码战
帝国战神
战争之路
以色列战火录
阴谋
太平洋之岚
反恐JUA
猎战
起义
战士
星星敢死队
超越边界
登陆安其奥
耶路撒冷-圣地之战
北韩潜艇战
中文星空 首页 在线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