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青蜂侠》
《青蜂侠》是一部美国30集电视连续剧,每集30分钟。它是李小龙在美国从影的处女作,李小龙饰演第二主角,即青蜂侠的助手兼司机加藤。他武艺高强,与青蜂侠一起嫉恶锄奸。李小龙在片中的表演出色,此后,有许多美国制片商邀请他在电影中客串演出或担任武术指导。
制片人:威廉.杜西亚
导演:诺曼.福斯特
演员:李小龙、华特.布鲁克、洛埃特.高等
公司: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移居洛杉矶后,李小龙买了一辆克莱斯勒公司50年代出厂的老爷车,而李小龙第一次开车旅游的地方就是好莱坞。李小龙深深地被好莱坞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更加坚定以电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年冬季,李小龙作为佳宾出席在长堤举行的国际空手道大赛,她表演的项目,被大赛主办人艾伯嘉录成16毫米的资料影片。同一天在场观看的还有艾伯嘉的空手道徒弟雪伯灵,于是经艾伯嘉引线,雪伯灵和李小龙相识并一见如故。爱好东方武术的雪伯灵是好莱坞的著名发型设计师,他利用自己的工作关系暗中为李小龙寻找机会。通过他的牵线,李小龙与“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电视制片人威廉·杜西亚见面,谋得正在筹拍的电视连续剧《陈查礼》中“长子”一角,郑重其事在合约签上“Bruce ·Lee”(布鲁斯·李)。 按照好莱坞各影业公司的习惯做法,李小龙这个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外籍演员必须得进行培训,这也成了他一生中唯一接受的为期一个月的正规表演训练。
但后来《陈查礼》的“长子”一角告吹,李小龙被安排到《青蜂侠》剧组,终究也算如愿以偿。李小龙在《青蜂侠》中扮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加藤是个美籍日裔性格独持的新闻记者,他和青蜂侠专门跟罪恶势力作斗争。《青蜂侠》每集30分钟,每集的故事相对独立,情节比较紧凑。《青蜂侠》陆续播出,没有引起轰动,但饰演加藤的李小龙却受到观众的青睐,他在剧中的表现,远胜于饰主角青蜂侠的威廉士一筹。虽然李小龙没有名声大噪,但也取得可喜的业绩,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从事表演的梦想。
李小龙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准备关闭他的武馆,决定专心致志从影。《青蜂侠》的助理制片人查尔斯·费西蒙与李小龙比较谈得来,他建议李小龙不要放弃武馆,可提高收费吸引注意力,李小龙茅塞顿开。神通广大的雪伯灵很快为李小龙介绍了第一位明星徒弟——史蒂夫·麦奎恩,他擅演西部牛仔、警探、强盗、体育健将等硬汉。史蒂夫还不算好莱坞的顶尖明星,但足以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不久,李小龙有了好些来自好莱坞影业的名人,这使得本该出名、不可能埋没的李小龙,如愿以偿脱颖而出。幸亏有这些遍布好莱坞各业的名人功夫学生,才使李小龙在好莱坞慢慢站稳脚跟,应邀在一些电影中担任武术指导。李小龙对东西方武术皆熟悉,尤精东方武术。他设计出来的武打动作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名气,功夫大于演技。在好莱坞要员、同仁甚至他的学生眼里,李小龙只是个明星级的功夫师。跟李小龙维持较长较稳固师徒关系的还有大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曾订好往返机票请李小龙飞往瑞士,好在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畔学中国功夫,这件事使好莱坞及武术界人士对李小龙刮目相看。
虽然李小龙已经小有名气,可他在好莱坞的事业仍徘徊不前。后来他和朋友策划一部影片《无声笛》,本来已经开始去印度寻找外景,结果他们大失所望而闹得不甚愉快,拍摄计划被迫取消;接着又有计划李小龙主演电视连续剧《功夫》,最终也如同水月镜花般不了了之。李小龙愤怒且绝望地想:我还有必要在好莱坞呆下去吗?
★再回香港
电影《无声笛》和电视剧集《功夫》的流产,使李小龙对好莱坞深深地失望,他在好莱坞的明星之梦越来越黯淡,但是他扮演的电视角色在香港大放异彩,人们已把他当成世界级的明星。1970年,李小龙携莲达及儿女回香港度假,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敏感的香港传媒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位来自好莱坞的明星,但是李小龙却无意留在香港发展。另一方面,香港的影业公司是也不敢请这位好莱坞演员。面对如潮水般的邀请函,李小龙渐渐松口,还认真地列出赴港台拍片的条件:影片制作投资不得少于60万港币,用大投资避免粗制滥造;他可以聘请外国演员,借此扩大影片的影响力。李小龙的这些条件,使港台影视界那些一贯小家子气的要人们望而却步。最后还是嘉禾的邹文怀向李小龙发出邀请,依靠“亲善政策”拉拢住李小龙,最后正式签约开始拍摄《唐山大兄》。
《唐山大兄》的摄制条件仍然十分艰苦,但是李小龙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此片打破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票房纪录,李小龙一夜之间成为高悬于港岛上空的巨星。面对《唐山大兄》这突如其来的成功,李小龙又惊又喜,他希望能拍出一部适合于各个阶层的电影,也希望能够扮演较具深度的角色。于是,就有了他回港后的第二部电影杰作《精武门》。《精武门》公映后大破《唐山大兄》保持的纪录,在新加坡上映造成交通阻塞,在日本竟然也大受欢迎。李小龙成了当之无愧的香港超级明星,片商们用尽各种形式的贿赂以拉他加盟,武林中人也纷纷向他挑战以求取代他做“东方功夫第一人”……渐渐地李小龙不满足只做个明星演员,他开始筹划创建自己的制片公司,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猛龙过江》。然而如日中天的李小龙与大导演罗维的裂痕渐深,李罗之间不仅形同路人,李还曾一度对罗拔刀相向。这时好莱坞的幸运女神终于向李小龙摆手,他与邹文怀飞赴美国谈妥了《龙争虎斗》一片,这部电影不仅由他主演,他还成了与华纳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最后在香港开拍,几经磨难才拍成,李小龙从此成为世界性的大明星。
★梦回好莱坞
1972年秋,李小龙不待《猛龙过江》公映,便投入《死亡游戏》的摄制。他想让让全世界最伟大的武术家和运动家荟萃一堂,其中包括菲律宾棍王兼美国棒球明星依鲁桑杜、李小龙的明星徒弟之一——美国职业篮球明星阿布杜尔·贾巴尔(Abul·Jabbar),可《死亡游戏》仅仅开了个头,李小龙便全力以赴投入《龙争虎斗》的筹备拍摄工作中去。
李小龙生前曾立下三大宏愿:一是推广弘扬截拳道,使中国功夫传遍全世界;二是使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让全世界的电影观众认识中国电影;三是在欧美的影片中饰演主角,奠定中国演员的国际地位。
李小龙已经成为美国武术界传奇式的英雄,中国功夫由美国西部向东部突进,美国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必然会影响全世界,继之而来的便是欧洲的功夫热、拉美的功夫热、澳洲的功夫热。这种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又反馈到港台澳及东南亚的华人世界,使得对武术有所疏远的华人,再度热衷于古老的中国功夫来。李小龙主演的影片,不是第一个打进国际市场的,但他却是第一个最成功地把华语片打进国际市场的先行者。李小龙最后一个宏愿是在欧美影片中担任主角,虽然《龙争虎斗》也在欧美亦风靡之至,使李小龙成为世界性的电影明星,但他毕竟已经等不到最后一个宏远实现的机会。
他的好莱坞之梦也永远成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