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片是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多少年来各国拍摄的间谍影片数以千计,但表现历史上真人真事且成为名作的间谍传记片却如凤毛麟角。前苏联1973年拍摄的电影连续剧《春天的17个瞬间》就是其中佼佼者,该片是根据二战期间“红色间谍佼佼者阿贝尔的生平改编的。
该片的小说原作者、苏联作家谢苗诺夫(1931-)是位多产作家,其作品几乎全部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他的小说所涉及内容均属苏联社会的禁区,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如有组织的作案犯罪,、希特勒的末日、斯大林与克格勃等。其作品的印数一般不低于10万册,出售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致使读者只好在图书馆提前填写借阅单耐心等待,或在黑市高价购买。
谢苗诺夫塑造的最著名的形象是苏联高级间谋伊萨耶夫,又名施季里兹,他已先后在谢苗诺夫的八部作品中登场。在《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双重间谍施季里茨阻止了希特勒的部下与西方联盟的密谋计划的实施。小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深受苏联各界的好评,吸引了众多年轻的谢苗诺夫迷。根据该小说续集《命令我活着》改编的广播剧正在莫斯科电台连续播出,成为广大苏联听众所喜闻乐见的节目。此外,他的作品还打破了苏联传统的宣传方式,把纳粹分子描写成具有人性的活生生的人。在谈到施季里茨时,谢苗诺夫说:“我喜欢历史,然而不幸的是。我要借助小说里主人公的力量来跨越这些阴暗面。
该片曾经在中国的电视屏幕上播出,引起过巨大的反响, 影片讲述了苏联红军和同盟军在1945年春天给了希特勒以沉重的打击,希特勒为了挽救失败的命运,企图同美国讲和,进而共同抵御红军对柏林的攻击。苏联打入德国内部的工作人员通过机智与勇敢的各种工作,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将情报送回了莫斯科。
根据高尔基电影制片厂电影博物馆中保留的史料记载,12集电视电影《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在当时的世界影坛上开创了一个电影连续剧的样式,尽管片子是用电影胶片拍摄的,该片在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极大的欢迎。影片在1976年获得了国家奖金。
在片中扮演苏联侦察员施季尔里茨的是俄罗斯人民演员吉洪诺夫。这是位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演员。他主演的《白比姆.黑耳朵》,《战争与和平》等片都在中国放映过。他还主演过一部中国影片《红天鹅》。吉洪诺夫在国内两次获过国家金奖,一次获过列宁主义共青团金奖,一次获过尼卡电影金奖;并且两次获过列宁奖章,一次获过荣誉奖章,一次获过多甫仁科奖章。
该片在中国播出至今已经将近20年了,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朋友都对该片中许多情节记忆犹新,由张云明,冯宪珍,车适,郑建初等央视名嘴主配。影片拍摄于1974年,由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
今年,俄罗斯影片拍摄30周年之际,发行了该片的DVD版本,原版为3张D9,一共12集。因为影片拍摄于30年前,又是使用的黑白胶片,加上苏联人对影片没有进行很好的修复,所以该片图象质量不是很好,但是也要比国内的正版VCD强太多了。这个原版配置很简单,没有任何字幕,只有12集正片,每集60多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