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特攻队》无疑是个小小的异类。从主题来说,本片不在立足于儿童世界的幻想了,而是深入到了成人世界的现实无奈中。"神奇侠"及其同伴在现实世界的无奈遭遇,不妨看成是童年幻想破灭后每一个被社会化了的成年人的真实写照,就像越来越认识到自己被众多规范、制度所局限的你我一样。在这样一个现实的世俗社会,我们需要"蜘蛛侠"么?需要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蝙蝠侠"们么?也许很多人回答说:"需要"。这种一点都不配合的回答,让俺很没FACE。但是各位大佬有没有仔细想过:这种关于"需要"的幻想,不正是现实世界不容许"超级英雄"存在的一个反映吗?的确,"需求"反映现实中的"稀缺性";但是,"红氏诡辩辨正主义"告诉偶们,"稀缺性"很可能只是一种表象,它既可以是"需求"的来源,也可以是"限制性"的结果。"需求"的一面使我们产生幻想,而"限制"的一面则使我们叹气,就像电影中无奈地做了俺的老本行的"神奇侠"先生一样,他那超级大块的身体陷在公司迷宫般的僵化格局中,很能让人联想到中文"水牛掉进枯井里"的意境。
这样的无奈的"超级英雄"设定,显然超出了小朋友的预期,而直接击中成年人的心坎了。如果说"神奇侠"一伙的遭遇只是顺应他们本来就是成年人的现实的话,片中那个"小反派"的形成过程,则完全是扭转皮克萨或者迪斯尼以往的"教化"轨迹。如果按照他们以往的思路,一个无比崇拜超级英雄的小朋友是不可能变怀的,最多被调戏搞笑一下,而且应当最后皆大欢喜才是。可是,在《超人特攻队》中,这样一个至多是小丑角色的家伙最后变成了大反派,并且在结局中被毫不留情地终结了。不难想象,这样一种设定,是不大符合还处在对于"超级英雄"充满幻想的12岁以下儿童心理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该片是皮克萨公司出品的第一部PG级别(家长指引)作品
可以说,无论从主题还是情节设定,皮克萨公司都有拓宽自己视野的野心,也许这表示这一传统动画巨人向梦工场的优势领地进军的开始。但是,这的确仅仅是个开始而已。皮克萨在驾驭这样的成人题材时,还不如它在纯粹儿童天地里那样挥洒自如。影片前三分之一沿着这条新路走得很好,很多场景都极具讽刺意义,那种"犬儒"与"世俗"之间的对抗,超级英雄的"自由"与制度社会的"规范"之间的冲突,都能让成年人有所感悟,即使不大明事理的小朋友,也能从主人公的倒霉经历中找到欢笑。但是,当设计到"英雄"的结局时,皮克萨的创作人员似乎难以舍弃童话般的幻想情节--或者更准确地说--难以在讽刺现实的"犬儒主义"与娱乐教化大众(特别是儿童)的传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所以,影片的后半部分,就完全回归了最普通的英雄拯救世界套路,那些附带社会心理的尖锐性悄悄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皮克萨在处理动作细节时的奇妙想象力、娱乐性与观赏性上去了,但从影片整体来说,从社会入手的关注点无端消失,未免太草率了一点,使得前面的"振振有词"都变得有如噱头一般。
不过,这也许是身为成年人的我的想法吧,小朋友们肯定不会这样看,他们的意见可能和我相反,认为后面部分才是值回票价的东西。当我们将眼光从影片的主旨设定挪开,转而注意影片的一些细节场景时,我们立刻能获得至少从以往皮克萨作品所得到的一样愉悦。
在角色的造型上,《超人特攻队》这次显得更加夸张,人物比例经过了非协调化处理。有意思的是,如果将本片所有的角色与场景平面化,观众会发现和《阿森一族》《南方公园》等二维TV动画有较大的相似之处。这也难怪,因为编导布莱德·伯德(Brad Bird)本人非常喜欢平面电视动画,实际上,他本来是想将本片按传统动画制作技术来制作的。他的这种倾向性,带给影片与以往皮克萨作品小小不同的视觉风格:不仅人物身材比例被无限夸张了(差不多到了法国动画片《美丽城三重唱》的地步),在利用CG完善角色造型时,身体部分的细腻程度也被有意削减了。和《海底总动员》那种毫发必现似的视觉风格明显不同,《超人特攻队》更可能一种带着谐趣的浑然一体的感觉。当主人公们穿上他们的神奇行头时,服装的材质并不是突出的重点,重点是角色那些造型和动作的流畅性。
在影片的几个主要角色中,个人觉得"神奇侠"的老婆"弹性女侠"被表现得最充分,她在婚前的傲慢不屑,婚后的贤淑良惠,对子女的关爱,在关键时刻的机智冷静,都是饶有趣味,而且是充满细节的。不仅在性格上,在动作场面上,这位屁屁有点大了的昔日女英雄,仍然是最让人激动的,她那无所不能的身体,给观众带来不少惊喜,令人不得不佩服皮克萨创作团队的想象力。相对而言,"神奇侠"本人有点闷,没办法,凡是主要英雄肯定都是闷蛋的,要不然也做不了"主要"英雄,因为主要英雄都必须是中规中矩的典型。他在前半段无法施展才能时其实更可爱,后面的动作场面,他可算得上是了不新意,一身蛮力而已。我这样说也许有"重女轻男"的偏颇,但是--嘿~~这是我一贯的态度,哈哈,谁叫我就是瞧着男哥们不顺眼呢?
为了表示俺是超级"重色轻友",俺还要大力称赞片中另一位女性,那就是担任"超级英雄"们的总服装设计师的艾登娜(Edna Mode)女士,行内代号"E"(也许是和007中的"M"对应?)。这位个子矮矮的角色,实在是全片最搞笑的家伙,同时也是个最"尖锐"的角色,影片"成人化"的方面在她身上体现得最充分。她虽然出场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不少台词都堪称经典,明显是搞怪的嗓音,显示出编导极力突出她的意图。看到这位女士的场景时,我一边哈哈大笑,一边想到的却是《美国战队》里亲爱的金正日同学,因为她们都是一样的极端搞笑、有型,连身高都差不多,不知他们配在一起会是怎样的,^_^,幻想中……更有趣的是,《超人特攻队》中这一最搞笑的角色,同样也是由影片的编导布莱德·伯德配音的。看来,以后大家要想知道动画片中哪个角色最有趣,就去找有没有创作人员参与配音的家伙,能"赶鸭子上架"来配音的,一来都是有两把刷子,二来他们的性格会使角色变得更超出观众的预期。至于影片中其他角色,也算是交足功课,萨缪尔·杰克逊(Samuel Jackson)配音的"急冻人"(Fronzone)似乎可有可无,神奇侠那个女儿的造型颇为古怪,虽然是要突出其性格的内向害羞,但也不用总是披着满头的负离子直发、只露出一只眼睛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贞子"的。
除了有趣的人物设计,影片最出彩的,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动作场景,艾登娜的工作室,大反派的熔岩基地,都让人叹为观止,令人非常想把他们搬到新一集的007片场去。片中也有许多新奇的道具,大反派的众多机器玩具们,"神奇侠"的汽车,"急冻人"的滑板,都是比较好玩的东东。其中大反派喽啰们用的那种"载人血滴子"尤其拉风,他们狂追"神奇侠"的"闪电"儿子那一段,堪称全片最精彩的段落,小家伙跑得飞快,甚至能在水上健步如飞,羡煞裘千仞老前辈。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使用了类似真人电影中很多的航拍、俯冲和急速拉升镜头,还有很多广角镜头,使得动作场面尤其使人心旷神怡,有观看诸如《蜘蛛侠2》那样的快感。
目前,《超人特攻队》的开画成绩已经超越《海底总动员》,成为皮克萨公司作品中首映成绩最好的,但恐怕在总票房上,很难超越后者。不管怎样,虽然影片主题有前后失重的感觉,但从娱乐性来看,仍不失为一部可看性极强的电影。皮克萨又一次以漂亮的成绩捍卫了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