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心

主演:影片内详


狗心剧情

从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开始,文学披幻想色彩的外衣,探索人性复杂内涵的热情始终是那么一往情深,如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尔斯的《隐身人》等等。其想象的奇幻日益成为电影、电视剧从小说获得灵感的热门题材。由此推断,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写《狗心》亦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用俄罗斯文学的颜料,填充人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母题框架。读了上海译文社新出的该书中译本,才明白望文生义会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布尔加科夫写出《狗心》是1925年,小说当时虽被苏联众多文人赞赏,可立即遭当局封杀。直到1987年才解禁。这样的写作年代及作品命运,使《狗心》的阅读指数随即上升,好书者往往将“读禁书”列为一大快事。

  《狗心》有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医学教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从街头捡来一只狗,将其切除脑垂体与睾丸。器官移植手术愈后良好,不到一个月后,狗竟变成了人模样。成功的外科手术造出的这个怪物,具有人的外表,又毫无节制地表现出流氓无产者的种种劣根性。它能熟练地骂街头脏话,还很快就开始打着“革命”的政治旗号,满足自己的私欲。它出任莫斯科公用事业局清除无主动物科科长之职后又骗取一位女打字员的爱情。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怪物甚至向上级告密,诬告医学教授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私藏枪支,发表反动言论……小说结局是医学教授不得不对其再次实施手术,让它还原成为一只狗:“科学还没有发明把野兽变成人的方法,我作了一次实验,可并不成功”。

  在延续对人性的探索方面,《狗心》的价值在于不因袭前人,并非着墨于暴露兽性的“恶魔”因子,却将抨击重点专注于人——流氓无产者的“恶棍”因子。布尔加科夫旧瓶里装的“新酒”确实有独特的风格。他继承了俄罗斯文学中幽默、嘲讽、针砭现实的优秀传统,可把矛头对准流氓无产者的粗野、愚昧;同时又以文学的形象语言,直言不讳披露那时代的苏联社会环境,听任“恶棍”因子滋生、扩长的潜在危害。披着“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外衣的个人私欲膨胀,被作者以荒诞的形式展现、抖落出来。尽管用笑话针砭现实,在当年亦属犯了大忌。难怪《狗心》被足足禁锢了60多年。

  在那年代苏联社会里确实有那么些人拉大旗作虎皮,打着革命的名义旗号为自己谋私利。《狗心》里,那个“公寓管委会”的头头,施翁德尔同志就是其代表人物。凡是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经历的中国人,对“施翁德尔”此君的嘴脸决不陌生,这类人物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锈蚀,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昭然如揭。读《狗心》让人在会心一笑时,对布尔加科夫当年的文学胆识更加敬佩。

  真理是禁锢不了的,《狗心》的解禁就是证明。优秀的文学犹如镜子,能照出人性的卑劣,起警世作用,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话是老话,道理仍发人深思。

教父II
教父III
有法无天
监狱风云2
蝌蚪
低俗小说
风水劫
新泽西爱未眠
独一无二的女孩
因父之名
老夫子之花木兰
泽西女孩
心灵罪应
青春长跑
宛如阿修罗
自视性幻觉
大制骗家
守夜人
飞越疯人院
五魁
中文星空 首页 在线电影